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汽车学院把“创新的基因”注入每一个学生心中
发表时间:2018-10-25 阅读次数:

  本报讯  “16支参赛队伍收获1项国家一等奖,5项浙江省一等奖,1项浙江省二等奖,5项浙江省三等奖,这是今年参加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交出的一份的成绩单。”据统计,近三年来,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10余项学科(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达584人次,学生团队主持各级各类学生科研项目37项,发表论文23篇,申请并授权各项专利65项。

  瞄准目标,筑牢根基。在创新活动中,学院坚定“点上有突破”,以综合学科竞赛为基础,做强专业学科竞赛,“线上有串联”把专业社团、课程实践和创新实验室等有机串联起来,互相支持,不断推进。“面上全覆盖”从学生成长锻炼的角度,通过竞赛、学生科研项目、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创新的平台上“有收获”。

  搭好平台,提升内涵。学院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开发人才为目标,构建了“教-研-赛”三维联动的创新训练体系,基本形成了“高年级主力引导,低年级学习参与,教授理论指导,实验导师把握技术”的格局。同时,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双百工程”等选派专业教师参与本土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把企业的新技术和主流的“新工科”理念导入课堂,呈现给学生,同时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有效共享的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在互动学习中,提高学生们对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

  分类组织,重点培养。学生参加的竞赛既有如数学建模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面向全校学生的,也有如机械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竞赛、巴哈大赛等面向所学学科专业的。学院在充分了解竞赛的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能力要求等的前提下,根据各专业和各年级学生的学识结构,分类组织并重点培养,针对不同学科竞赛举办专题讲座,普及赛事规程,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开设竞赛辅导课程,为学科竞赛提供智力支撑,让适合的学生去参加合适的比赛。

  融通教改,项目推进。“以工科为主的汽车学院一向重视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紧扣“汽车”“机械”等专业特色,把参与学科竞赛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融为一体,让各类专业竞赛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练兵场。”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成立以服务学生创新实践的多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这些场所目前除了承担教学实践功能,也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孕育场”,更是学生竞技比赛的练兵场。3D打印机、智能婴幼儿推车、硬币清分机、多功能机器人以及品相多样的车模、航模等众多凝聚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作品都在这里相继诞生。


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769号       电话:057482351628       邮编:315336  
© 2020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