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陈晓平:将学生培养成热门抢手的汽车人
发表时间:2018-09-18 阅读次数:

将学生培养成热门抢手的汽车人

——专访杭州湾汽车学院副院长陈晓平


  本刊记者 虞昌胜 通讯员 韩玉      

  “在学术界有声音,在产业界有地位,这是我们未来的期望。”在杭州湾汽车学院,陈晓平对记者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省首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太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现任汽车学院副院长的陈晓平长期从事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与试验研究工作。

  接受采访时,陈晓平的电话响声不断。“下午要接待一位非常重要的专家,他的到来将会为我们学院提供最为前沿的技术支持。”陈晓平口中的专家正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许骏教授,而他将要带来时下最前沿的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技术。

  一位是享誉全国的知名专家,一位是扎根本土的学术大咖,许骏、陈晓平两人共同筹建的宁波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研究院,将柔性引进北航先进载运科学研究中心团队,搭建面向社会的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前瞻性学术研究,推进学术成果产业化,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信息咨询等服务。

  引进一名人才,打造一个平台,撬动一方产业。“抢人才”为宁波市“六争攻坚”与新区“名城名湾”建设增添更多智慧底气。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陈晓平,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交情”引来“国千专家”,这种“以才引才”的独特方式,将会极大跃升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创新能级。

  “作为省内最大、宁波唯一的专业汽车学院,我们必须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尽快布局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前沿,找准突破点,在未来技术竞争中在某研究方向上占据优势地位,形成核心竞争力。”陈晓平表示,通过与许骏教授团队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正在筹建的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研究院不仅通过学术提升和科技创新,为教师成长、学生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还能实现新能源技术的就地研发,就地转化,更好服务区域经济。

  汽车学院背靠的宁波杭州湾新区,在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质量升级的同时,正以宁波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把握汽车行业智能化、新能源、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资源要素整合,力争把新区打造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科技革命的新坐标,打造比肩“德国狼堡”的中国“龙湾”。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智造人才的智力支持。“产教融合”的先行者——陈晓平立志要为中国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研究院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方式鼓动着学校师生更积极融入行业的技术服务与生产实践。而陈晓平创办的Catia培训班,则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大一,参与企业画图工序;大二,实践企业产品开发;大三,帮助企业“机器换人”;大四,则成为企业互相争抢的对象……独立于教学以外的科研体系,Catia培训班更加侧重于科研的“实用性”,陈晓平指导下的培训班学生皆能独立承担国家级、省级专业项目,同时,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发明专利就高达二十余项。除开展丰富的理论研究,陈晓平还积极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其中,一项名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PTFE汽车油封唇片质量控制智能检测系统及应用》的研究成果,帮助企业设计全自动瑕疵检测仪器,替代全人工检测选取合格产品,并按照缺陷类型将不合格产品分类处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生产效益。

  “将学生培养成业界热门抢手的汽车人,将学校打造成圈内富有影响力的汽车院校。”陈晓平的一席话道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链接地址:http://www.cnepaper.com/xqdk/html/2018-09/19/content_3_1.htm



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769号       电话:057482351628       邮编:315336  
© 2020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