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区导刊|杭州湾汽车学院打造产教融合2.0新高地
发表时间:2018-07-25 阅读次数:

甬龙车队

吉利学堂

汽车NVH技术国际研讨会


  本刊记者 虞昌胜 实习记者 王鹏 通讯员 韩玉

  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形势下,如何培养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难题。“网红”新词“新工科”的横空出世,撬动了工科类院校培育专业人才的新一轮思潮。

  孕育于“汽车城”里的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以其令人艳羡的汽车产业资源优势,谱写“新工科”生动范本,打造产教融合2.0新高地,与中国汽车龙湾一道逐梦成长,一跃成为国内一流的汽车专业特色学院。 

  校园“练兵场”点亮学子创新梦

  “起步、加速、制动、感受一下车辆的整体性能……”时值暑假,甬龙车队在为迎战2018中国大学生巴哈大赛做着最后的准备。空荡荡的校园里传来阵阵发动机引擎的轰鸣声,在几声低沉的蝉鸣音中,带队教练姚喜贵教授一遍遍向车手重复着测试指令。

  发动机哪部分切除对动力提供影响最小?车架如何选材,采用哪种结构方式才能在较少用料的情况下保持车辆的稳定性?车身选择哪种外观用哪种材料制作才能将保证比赛过程的安全。一个个技术问题接踵而至,最终都会在无数次精益求精的打磨、润色后解决。这支由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组建的明星团队——甬龙车队,每年都会与清华、北大、浙大的名校学子同场竞技,在国内大学生汽车比赛圈中已颇负盛名。

  甬龙车队35℃高温下的坚守,折射的是汽车学院“以教学推进项目,以项目改善教学”的独特汽车人才培育体系,也成为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育理念的生动名片。其实,这幅将操场化为练兵场的生动图景时常在校园中舒展。

  “我们学院的办学使命是培养能够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卓越实践能力的汽车专业通用型人才。在某些维度而言,这与时下‘新工科’的理念不谋而合。”宁波工程学院党委委员、杭州湾汽车学院党委书记徐可明告诉记者,以工科为主的汽车学院一向重视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紧扣“汽车”“机械”等专业特色,汽车学院把参与学科竞赛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融为一体,让高校系统各类专业竞赛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练兵场。

  在汽车学院里有一处面积为800平方米的大学生科创实验室,用于学生孵化科技项目。实验室走的是产学研发展道路,除了承担最为基本的研究与发明功能外,科创实验室创造出来的科技项目将会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商业性的项目将会投入批量生产。3D打印机、智能婴幼儿推车、硬币清分机、多功能机器人以及品相多样的车模、航模等众多凝聚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作品都在这里相继诞生。

  “我是科创实验室的常客,这里点亮了我的创新梦。”2018届毕业生蔡琛辉在离开校园时发出如此感慨,大学四年,他与“机械”这个词碰撞出激情火花,也因为“机械”这个词获得很多闪耀的荣誉。如今,成绩优异的他,已顺利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逐梦顶级学府之际,蔡琛辉始终忘不了汗洒学校的一门门学科竞赛,以及学院在材料、设备、工作室以及指导教师等方面的鼎力支持。 

  园中园,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不久前,汽车学院向同属新区的明星企业吉利汽车全球研发总部发去“聘书”,首批来自研发总部的6名工程师将作为汽车学院的外聘教师,为学院的学子们指点专业上的“迷津”。“我们始终相信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一定能取得专业的成效。”徐可明表示,借助一线富有经验的企业工程师来现身说法,给学生们带来最专业的行业动向,是我们学院对校企合作的最好注释。

  巧借“最强大脑”,如今的汽车学院正在谋求建立更完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而与吉利汽车这艘汽车产业航母的互补联姻,则为国内同类学校提供了校企合作的良好范本。一年前,汽车学院与吉利汽车联手共建吉利企业大学杭州湾分校,自此之后,这所坐落在杭州湾畔的校园里就又多了一所校园,一所致力于培养创新型汽车人才的校园,也成为了汽车学院师生口中的“第二校园”。

  整合新区区域培养资源,搭建区域人才培养平台,吉利企业大学服务于所有新区区域内的吉利机构,包括造型中心、研究院、动力系统(动力总成研究院、动力总成制造公司)、质量系统(SQE中心、集团质量部)、杭州湾公司、制造工程(ME)中心、采购公司及即将投用的年产30万辆中高级乘用车项目等单位。同时,其校企合作的教学实操实验室及人才力量皆可与汽车学院共用共享。

  当然,汽车学院与吉利汽车的互动之路远不止此。其中,与吉利集团合作共建国内领先的汽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研究所和CAE(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研究中心,将打造成“一所一中心”高端研发平台,为汽车产业减噪难题提供雄厚的技术支持。“实验室建成后不仅仅是在硬件上远远领先于国内同行高校,成为人才引进和专业建设的奠基石,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打开汽车产业高地的金钥匙,打通产学研之路,让学院走在汽车NVH领域的前列。”徐可明表示。

  汽车学院与吉利汽车全方位、无缝隙的合作,打通了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在汽车学院,存在着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每年都会有一大波毕业生穿过马路去学院对面的吉利上班,而一年后,这些走出校门的学生,将作为吉利的厂方代表回到母校,摇身一变成为招聘的组织者。

  产教融合让办学更有“力度”

  每四个毕业生中就有一个留在新区工作,在就业选择上,九成毕业生与汽车产业相对口。同时,学院教师的研究项目有五分之一来源于新区企业,并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是汽车学院2018年办学成果的一个缩影。

  “扎根汽车城多年,我们已创建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徐可明表示,目前,学校的产教“资源库”已串联起30余家知名汽车企业,让学生提前到实训基地“订单式就业”,将教师派遣至一线企业专研课题,汽车学院与相关产业的关系可谓是越来越“甜蜜”。

  作为宁波的产业大平台,汽车学院背靠的新区,在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质量升级的同时,正以宁波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把握汽车行业智能化、新能源、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资源要素整合,大力发展汽车终端等智能终端产业,积极构建智能终端产业链和生态链,力争把新区打造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科技革命的新坐标,打造比肩“德国狼堡”的中国“龙湾”。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智造人才的智力支持。作为新区汽车产业链至关重要的一环,汽车学院的人才培育并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点对点式“校企合作”,而是面向整个行业、面向整个地区。视己为“产教融合”的先行者,汽车学院誓要为中国汽车龙湾培育高素质应用人才。

  杭州湾汽车研宄院、汽车NVH技术国际研讨会、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宄院……一个个产教融合实践的开花结果,鼓动着学校师生更积极融入新区千亿级汽车产业的技术服务与生产实践。“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通过将新区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汽车学院,正实现前瞻性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企业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深度融合,企业设备与实习实训设备的深度融合,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合作办学模式,剑指打造产教融合2.0新高地,汽车学院的办学更有“力度”。


链接地址:http://www.cnepaper.com/xqdk/html/2018-07/18/content_4_1.htm



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769号       电话:057482351628       邮编:315336  
© 2020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