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郑书华、尚伟燕在省应用型师资培训班上分享应用型课程开发实操案例
发表时间:2017-07-07 阅读次数:

  校园新闻网讯 7月3日-7月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办,宁波工程学院承办,宁波大红鹰学院协办的2017年浙江省第一期应用型师资培训班在宁波隆重开班。副校长陈炳主持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苏志刚在结业典礼上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机械学院教师郑书华、尚伟燕作为我校应用型师资的典型代表受邀参加本次培训班,并在7月6日上午的“名师面对面”环节中分享了应用型课程开发实操案例,得到了在座专家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郑书华老师首先分享了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介于研发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中间的桥梁人才的理念,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中工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参加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和参加华东高校“沈阳机床杯”数控教学比赛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教师提升自身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的根本。其次,从理论教学层面,提出了第一个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逐步融合”。她结合自身教学分享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融合的做法,即:“基于工程实践,团队打造MOOC;基于MOOC平台,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多年的专业积淀,她和教学团队利用暑假一起设计并拍摄了68段相关数控技术的微视频,其中结合工程实践现场拍摄达36段。在基于案例的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学团队探索了“SPOC+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改革。《数控技术》课程于2016年在浙江省精品开放课程网络平台上线,课程运行至今,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从实践教学层面,提出了第二个融合:“课程设计趋近跨学科融合”。结合多年来自身和教学团队在《机电液一体化》课程设计中的做法,分享了如何带领大众学生完成真刀实枪的装备控制的践行思路和实施的良好效果。从科研角度层面,提出了第三个融合:“科教融合,反哺教学”。结合自身读博、利用节假日和暑期带领学生进企业社会实践连续6年的实践情况、与企业合作横向项目的经历以及积极申报纵向项目的科研历程,谈到了针对科研能力薄弱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的措施和方法,并再次强调科教融合、创新实践才能更好地反哺教学。最后,她表示作为应用型本科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的责任,自己正走在不断努力探索的路上……。

  尚伟燕老师介绍了OBE教育理念引导下的设计类课程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她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入手引发在座教师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与教的结果、教师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转变等问题的思考。她首先分析了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向及目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针对该系列问题提出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指标,针对这些指标分析了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她提出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条有效途径。她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详细划分四个环节,即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竞赛学生项目和教师科研,并指出在该理念下学生培养应当任务具体化。尚老师分享了自己如何将四个环节相互结合的教学实践过程,并且为大家讲述了如何将企业生产案例成功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此外,她还分享了如何从校级课堂创新项目、校级重点课程项目、校级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一步步在实践中积累的教学改革之路,以及将自己主持的省基金、国家基金项目与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她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体验指出: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竞赛学生项目和教师科研四个环节应当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品质的传承,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此外,她还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所指导过几位学生的成长过程、所指导几个学生项目的推进情况和自己作为一名“青椒”的求学及科研项目申请历程。最后,她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之路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769号       电话:057482351628       邮编:315336  
© 2020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