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启动前湾新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 奏响思政育人“协奏曲”
发表时间:2024-03-29 阅读次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3月28日下午,宁波前湾新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启动仪式在前湾校区学科B楼报告厅举办。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朱炎新,宁波工程学院前湾校区管委会主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柳艾岭,5名高校专家学者、前湾新区19所中小学校长、思政课教研组长以及大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仪式由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戚娇娥主持。

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黄缓现场解读《宁波前湾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指出通过课程共研、资源共建、师资共育、活动共融、评价共促等一体化建设,建立前湾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共同体,打破思政教育的学段隔阂,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前湾思政课品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成立仪式上,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宁波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签订共建协议书,并现场颁发专家小组聘书。

这标志着未来将由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牵头,联合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高校专家组成专家小组,指导新区高校携手各中小学就开展思政课教研、利用好思政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展思政教师培训、创新德育工作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

现场进行前湾新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基地校授牌仪式,其中19个前湾新区中小学依次分批上台领取牌匾,未来共同努力完成“两年共建期内,创建10例思政金课,录制10例党史微课,推广10本红色读本的成果展示‘小目标’”,交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前湾答卷。

“学校要善用校本化、特色化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引发学生真情共鸣,要打破学段、打破校际、打破学科,教师要拓展知识视野,挖掘思政特色教育元素,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式活动中接受教育。”朱炎新表示,思政教育要有大思政概念,共同体实施要聚焦几个“一体化”。

一是教研一体化,发挥高校教师教研引领,组建“1+4+3”(“1”是一所引领性高校,“4”是大学、高中、初中、小学4个学段,“3”是城区、庵东镇、崇寿镇三地)的“手拉手”备课模式。二是教学资源一体化,鼓励师生共创思政课主题微电影、短视频、动漫等“云作品”,分享和交流教学资源经验,建立思政课教学资源库。三是课程建设一体化,打通学段壁垒,成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与共建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课程研究和开发。与此同时,重视教学评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体化。

柳艾岭指出,关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将在三个层面做好引领示范作用,做好思政理论研究的“智囊团”,发挥理论研究优势,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探寻不同学段青少年的思想成长规律;做好实践资源共享的“大平台”,创新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联动,打造科创教学基地,建设红色文化宣讲基地,棒垒球体育实践基地;办好思政教师一体化发展的“培训大课堂”,开展“同题异构”主题教育展示,利用高校资源帮助中小学打造数字化、一体化教学资源库。

宁波科学初级中学副校长丁建科代表中小学老师上台发言,指出思政教育必须贯穿于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个过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厘清各学段课程目标,搭建好思政课螺旋上升阶梯,是每位大中小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新光在作了题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专题报告。他指出,在“大思政”格局建设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政课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完美嵌入,在青少年每个阶段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方法上,要目标一致,互为衔接补充,确保实现纵向链接,形成层次性衔接,横向联动,促进结构性优化,融合共生,确保能动性育人,最终达到整体性、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他表示,在大中小思政课实践过程中可以做好拓展课程、思政实践、共享资源、共建队伍等系列实践探索文章,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向同行,形成一体推进的合力。


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769号       电话:057482351628       邮编:315336  
© 2020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