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新区导刊|学院产业一线牵 汽车城里办大学——汽车学院五周年硬核之旅
发表时间:2019-11-06 阅读次数:
学院产业一线牵 汽车城里办大学

——汽车学院五周年硬核之旅

本刊记者 虞昌胜 通讯员 韩玉

宁静致远,波澜壮阔,见成就见方法见未来。时针回转,见来龙去脉。

2014年9月,省内首家培养本科及以上汽车通用人才的专业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应运而生。从此,在美丽的湾区开始传诵一所学院与一个产业联动发展的精彩故事。

2019年9月,这所“汽车城里的大学”——杭州湾汽车学院迎来办学五周年,学院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与省级特色小镇宁波杭州湾汽车智创小镇融为一体。

如今,这一所扎根国际汽车城的专业学院,已形成融入大湾区的内涵与特质,谱写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教育乐章。

三转变:

打铁还需自身硬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宁波汽车产业,2016年已跃升为第一大产业。随着区域汽车产业的快速迭代发展,面临着高端汽车人才集聚度不足、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没有形成有效的支撑力量等突出问题。

宁波工程学院精准对接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落实新工科建设理念,实现工科教育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导向,从专业分割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从支撑服务转到创新引领三个转变。五年来,学院紧紧依托新区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积极探索汽车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之路。

标定“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双创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理念,杭州湾汽车学院顺势而为。形成了产业链、专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一体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确立了“全产业链一线高端技术人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育人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制改革与创新是实现协同育人的前提和保障。学院联合新区管委会、宁波市教育局、上汽大众、吉利汽车成立了杭州湾汽车学院联合办学理事会,创新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办学机制,开启了校企“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优质课程、共同编写应用教材、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同实施质量监控,形成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就业链的相互链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生态圈。

沿着“全产业链能力导向”的思路,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深化科教融合、产学融合,汽车学院着力构建以车辆工程专业为核心,机械制造、材料成型、汽车服务三大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集群。

同时,学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与汽车产业发展相融合,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共同培育产业人才,共筑“新工科”人才培养高地。

学科带头人是学院发展的智慧底气。因此,学院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搭建杭州湾汽车研究院、汽车安全碰撞及轻量化研究所、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所等三大高端科研服务平台,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牵引、以团队为支撑,实施“平台+项目+团队”的一体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举措,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科学研究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训、创新实践“四位一体”,构建项目化、系统化、协同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汽车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四提升:

既有金刚钻,揽好瓷器活

出了校门,过条马路去上班”这话已成为“汽车人”的共识,从汽车学院今年就业数据来看,大约每三个毕业生当中,就有一个留在新区工作。“学生需要好的就业岗位,企业需要优秀人才,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新区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

五年来,汽车学院学生先后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好设计创意奖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近百项,发表论文(专利)120余篇,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10%毕业生升入清华大学、爱丁堡大学(世界排名18)等国内外高校深造。“汽车城里的大学”正在逐年显现人才效应。

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园融合”办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有效支撑了区域汽车产业、行业的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

五年来,学院向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50余次,与宁波美亚特精密传动部件有限公司展开长期的产学研合作,解决直线轴承装备自动化难题;与吉利汽车、徐工集团和神通公司合作,解决汽车产品振动噪声难题……10余项专利技术实现了成果转化,仅其中的3项,新增产值约2.6亿元,新增利税约6284万元。

教师转变师傅,教室打通到车间,专业群面向产业群的教学模式基本形成。”汽车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五年来,围绕“汽车、特色、产业”推进校企合作,探索教学改革,朝着“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定位职业、服务区域”的专业群的建设方向,凝练特色,串联新区30余家汽车产业公司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企入教,实施订单式汽车人才培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厂中校和校中厂。学院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学科(专业)入选省市多项重点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融入区域、对接产业的汽车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其中,“三园融合汽车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获宁波市2016—2018教育教学突出成果二等奖。

在学术界有声音,在产业界有地位,这是我们未来的期望。”回顾五年发展路,汽车学院相关负责人历数学院的发展创举:杭州湾汽车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等校级公共服务研究平台顺利落地;吉利学堂、爱柯迪联合设计开发部、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中心等一批校企合作项目挂牌成立;与吉利汽车共建杭州湾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校首批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汽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列入“十三五”省级重点建实验示范中心;与韩国汉拿大学、万都公司联合正式共建国际化的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每一项举措都让我们的产学研之路行稳致远。”该负责人表示。

一座城市催生了一个学院,一个产业擦亮了一座城市,一个学院点亮了一个产业。让城市、产业、学院形成价值的共同体、利益的共同体、命运的共同体,构筑工程教育创新生态系统,为区域制造业和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装上发展引擎,这是新时代赋予汽车学院发展的时代使命。

链接:http://115.236.76.50/xqdk/html/2019-10/23/content_2_6.htm


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769号       电话:057482351628       邮编:315336  
© 2020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 版权所有